2014年,我市植保植检工作在市委农工委、市农委的坚强领导下,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发展安全和防灾减灾保供增收目标,贯彻落实“公共植保、绿色植保、现代植保、科学植保”理念,狠抓农作物病虫草鼠螺综合治理、检疫性有害生物阻截防控和农药监管,确保了“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、各种植物疫情不传播蔓延”,为保障我市粮食“七连丰”及农业生产发展、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。
一是重大病虫监控卓有成效。2014年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发生程度4级,重于上年,轻于常年,发生面积9312.05万亩次,较上年增4.9%;防治面积达到8336.41万亩(次),占发生面积的89.52%。面对特殊异常气候,上下同心,全力搞好农作物病虫监测防控,全年挽回粮食损失129.29万吨。主要措施:,监测预警到位。及时发布预警信息、及时深入区县指导、及时召开会商会,确保了农作物病虫害长、中、短期预测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85%、90%、95%左右,为全市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、准确的防治时间和防治意见。第二,防治指导有力。始终坚持分类指导,对重点区域、重点作物、重大病虫,能及时提出防治方案、及时深入区县指导;同时,强化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,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第三,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。国家引智示范基地巫溪县,经过1年来的示范建设,建成了25个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站,在全国率先进入了网络化管理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运作阶段,监测预警准确率在96%以上。承担的各种科技项目如期结题,受到农业部的好评。
二是植物检疫进一步强化。柑橘非疫区建设成果得到巩固,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到位,产地检疫、调运检疫、国外引种监测工作更加严格,日常管理更加规范。重庆发现扶桑绵粉蚧、红火蚁检疫性有害生物,处置方案和采取的措施得到领导高度肯定。
三是农药监管更加严格。监督抽检任务圆满完成、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按照计划推行、农药登记按照试点要求执行、农药试验和安全评价认真开展、柑橘主产区农药残留监测与用药调查推进较快。质量体系管理内控制度完善、责任落实到位、档案资料齐备。上下左右关系协调到位、配合紧密,监管职能得到发挥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